使用MySQL ODBC一次提交多条SQL语句

MySQL ODBC3.51.18版本开始支持一次提交多个语句(请参考:http://dev.mysql.com/doc/connector-odbc/en/connector-odbc-configuration-connection-parameters.html)。方法是要给odbc.ini的数据源配置值为67108864option。如下图所示:

[DB1]
......
option = 67108864

注意这个option一定要配在odbc.ini的数据源上,而不能配在odbcinst.ini的驱动上。因为MySQLODBC代码只从odbc.ini文件查找option

int ds_lookup(DataSource *ds)
{
    ......
    for (used= 0; used < size; used += sqlwcharlen(entries) + 1,
                             entries += sqlwcharlen(entries) + 1)
      {
        int valsize;
        ds_map_param(ds, entries, &dest, &intdest, &booldest);

        if ((valsize= SQLGetPrivateProfileStringW(ds->name, entries, W_EMPTY,
                                                  val, ODBCDATASOURCE_STRLEN,
                                                  W_ODBC_INI)) < 0)
        {
          rc= 1;
          goto end;
        }
        else if (!valsize)
          /* skip blanks */;
        else if (dest && !*dest)
          ds_set_strnattr(dest, val, valsize);
        else if (intdest)
          *intdest= sqlwchartoul(val, NULL);
        else if (booldest)
          *booldest= sqlwchartoul(val, NULL) > 0;
        else if (!sqlwcharcasecmp(W_OPTION, entries))
          ds_set_options(ds, ds_get_options(ds) | sqlwchartoul(val, NULL));

        RESTORE_MODE();
      }

    ......
}

验证这个配置项是否成功,可以通过wireshark查看建立连接时的抓包:

捕获
可以看到“Multiple Statements”值为1,设置成功。

unixODBC的SYSTEM_FILE_PATH

unixODBC中,SYSTEM_FILE_PATH定义了像odbc.iniodbcinst.ini这些系统文件存放的位置。默认情况下,是在“/usr/local/etc”这个文件夹下。我们看一下用到SYSTEM_FILE_PATH的地方。

(1)odbcinst_system_file_path

char *odbcinst_system_file_path( char *buffer )
{
    char *path;
    static char save_path[ 512 ];
    static int saved = 0;

    if ( saved ) {
        return save_path;
    }

    if (( path = getenv( "ODBCSYSINI" ))) {
        strcpy( buffer, path );
    strcpy( save_path, buffer );
    saved = 1;
        return buffer;
    }
#ifdef SYSTEM_FILE_PATH
    else {
    strcpy( save_path, SYSTEM_FILE_PATH );
    saved = 1;
        return SYSTEM_FILE_PATH;
    }
#else
    else {
    strcpy( save_path, "/etc" );
    saved = 1;
        return "/etc";
    }
#endif
}

可以看到在查找系统文件路径时,首先会看ODBCSYSINI这个环境变量有没有赋值,如果有,以这个变量定义的值为准,否则如果SYSTEM_FILE_PATH定义了,则用SYSTEM_FILE_PATH。最后才考虑使用“/etc”。

(2)odbc_configmain函数: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
    else if ( strcmp( argv[ i ], "--odbcini" ) == 0 )
    {
        printf( "%s/odbc.ini\n", SYSTEM_FILE_PATH );
    }
    else if ( strcmp( argv[ i ], "--odbcinstini" ) == 0 )
    {
        printf( "%s/odbcinst.ini\n", SYSTEM_FILE_PATH );
    }
    ......
}

可以看到,在使用odbc_config程序获得odbc.iniodbcinst.ini文件位置时,也要用的SYSTEM_FILE_PATH

关于“error: conflicting types for ‘function’”编译错误的分析

在使用gcc编译C程序时,有时会碰到“error: conflicting types for ‘function’”的编译错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说函数的定义和声明不一致。在这篇文章里,我就对这个错误做个简单的分析(使用的gcc版本是4.9.0)。

(一)首先我们看一个函数的定义和声明不一致的例子:

#include <stdio.h>
 
int func(int a);
 
int func(void) {
	return 0;
}
 
int main(void) {
 
	func();
 
	return 0;
}

编译程序:

gcc -g -o a a.c
a.c:5:5: error: conflicting types for ‘func’
 int func(void) {
     ^
a.c:3:5: note: previous declaration of ‘func’ was here
 int func(int a);

可以看到由于“func”的声明和定义不一致(一个有参数,一个没有),所以编译时出现了这个错误。

(二)最近我在把一个老程序从Solaris移植到Linux,编译时也出现了这个错误。但是我发现函数在头文件里的声明和函数定义是完全一样的,这就令我很奇怪。查了将近一天时间,最后得到结论是函数参数类型在函数声明后定义了。简化的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void func(struct A *A);

struct A {
        int a;
};

void func(struct A *A)
{
        printf("%d", A->a);
}

int main(void) {
        // your code goes here
        struct A a = {4};
        func(&a);
        return 0;
}

其中“structure A”的定义放在“func”函数声明之后了,而func函数的参数是“structure A*”类型。编译结果如下:

gcc -g -o a a.c
a.c:3:18: warning: ‘struct A’ declared inside parameter list
 void func(struct A *A);
                  ^
a.c:3:18: warning: its scope is only this definition or declaration, which is probably not what you want
a.c:9:6: error: conflicting types for ‘func’
 void func(struct A *A)
      ^
a.c:3:6: note: previous declaration of ‘func’ was here
 void func(struct A *A);
      ^

可以看到也输出了error: conflicting types for ‘func’”的编译错误,也许编译警告可以给一点提示吧。

我检查了一下程序的Makefile,所有编译警告都关掉了,也许是编译警告太多了吧。

UNIX/Linux C 程序员需要掌握的七种武器

我是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不是什么技术大牛。这篇文章所提到的“七种武器”只是我这些年工作经验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一)C语言
作为一名C程序员,熟练掌握C语言是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关于如何学好C语言,以及C语言话题的讨论,网上有很多经典的文章,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里,我只想谈一点我个人的体会:刚毕业时,我来到一家比较大的软件公司工作,而公司的工作模式是每个人只负责一个小模块。这样工作两年后,我自认为我的C语言水平已经很高了。后来,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由于工作需要,接触的东西也多了,开源项目也了解一些,才发现自己的C语言能力太一般了:原来宏可以这样写,指针可以这样用…等等。现在我在写代码时,常常会想:这个行为是C语言规范定义的吗?如果是,是C89还是C99?我现在用的编译器支持吗?如果不是C语言规范定义的,那么在程序运行的这个平台,行为是确定的吗?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想想这些问题,查查资料,相信一定会对C语言有更深的理解。

(二)UNIX/Linux系统编程
在UNIX/Linux系统上开发程序,掌握系统编程API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这方面的经典书籍都是一些大部头的英文著作,让人望而生畏。在这里,我谈一点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可以先找一本口碑不错的中文书先看一下,了解一下都有哪些种类的API。这样以后用到时,再去精读经典英文著作里的相关章节,或是查man手册。此外,我觉得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经典的开源项目,了解这些开源项目是如何使用这些API的。举个例子,Redis是很多人推荐的一个很不错的学习C语言的开源项目。我在阅读代码时,看到保存数据到文件时会用到fsync函数,我就会去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函数的作用。这样比单纯地去看那些著作效果要好。

(三)网络编程及相关知识
关于网络方面,我想从以下三点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a)网络协议。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接触和使用最多的无疑是TCP/IP协议族。此外,由于工作领域不同,也可能用到其它的协议。比方说,我主要做电信相关的程序开发,平时可能接触SCTP协议会更多一些。对于这些协议,我觉得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是必须的,其它的边边角角知识可以等到用时再查。举例来说,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IME-WAIT状态”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要弄明白,其它的边角知识学完老不用忘得也快,还是用时google一下效率更高。
b)Socket编程。Socket编程的经典书籍一点不比讲系统编程的书薄,所以可以选一本相对薄点,口碑不错的精读一下,这样基本就掌握的百分之五、六十了。另外有时间还是看一下经典的开源代码。这里还拿Redis举例,Redis里关于处理网络连接和通信的代码量不大,而且基本涵盖了所有常见的UNIX平台,看完以后一定受益匪浅。
c)协议分析工具。TCPdump、snoop(Solaris平台工具)、wireshark等这些工具不仅能帮助我们抓取数据包,还能分析数据包,这对debug网络程序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至少要掌握这些工具最常用的功能。此外,对于开放源代码的工具,我们更是可以从代码中学到很多知识。举例来说,我做短信相关的项目,就从wireshark的分析短信协议的代码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使我对短信协议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四)脚本编程能力
一提到脚本编程,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Bash shell脚本编程了。不错,在Unix/Linux上,Bash shell也许就是用的最广泛的脚本编程语言。我平时主要用Bash shell做两个方面的工作:a)用于编写监控服务脚本;b)写一些简单的单元测试脚本,比如循环发一些命令,等等。但是Bash shell的功能远远要比这些强大。我见过一些高手用Bash shell编程语言写出了很好玩的游戏,也有人做出了很cool的网络应用。所以建议大家有兴趣可以多了解一下Unix/Linux的这层“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学习Python、Perl、Ruby等。不过相比这些语言,Bash shell至少你不用自己去安装,而且它能做的事同样很强大。

(五)操作系统及CPU体系结构
也许有一天,你会碰到这样的情景:你的程序在Solaris上会发生core dump,在Linux上却运行的好好的。经过一番艰苦的debug,最后得到的原因是两种操作系统对线程的调度策略不一样,这会使一个对全局变量没有加锁就访问的bug在Linux上很难出现。所以你需要尽可能地去了解你使用的操作系统,这样无论对写程序还是debug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你需要了解进程的内存布局,这样你就知道栈和堆到底在内存的哪段空间,为什么内存写越界有时会core dump,有时没事。
除了操作系统,了解CPU的体系结构也是一门必修课。比方说,SPARC CPU要求字节对齐,而X86 CPU则没有这个要求。又比如SPARC CPU是大端模式,而X86 CPU是小端模式,这就要求你对像位域这样的定义要格外小心。你还要了解你使用的CPU的汇编语言,至少能大概看懂。因为有些时候,当你从C代码中找不出bug的原因时,就需要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汇编代码层面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六)编译器和调试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编译器负责把源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而调试器则是在程序出现bug时,用来“降妖除魔”的不二神器。我会以我最熟悉的gcc和gdb为例子,来谈一下个人体会。
gcc有很多编译选项,除了要熟悉像-O,-g这些最基本的选项,我建议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其它不常见的选项。因为这些选项很可能帮助我们找到程序的一些bug。举个例子,在比较新的gcc版本里,增加了-fstack-protector这个选项,而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查到缓冲区溢出这种bug。此外,你还可能碰到这种情况,一个bug总是发生在程序优化后的版本,而不会出现在没经过优化的版本。所以,多了解你的编译器,你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你的程序是如何生成的。
一个程序员不可能不碰到bug,而这个时候,调试器就是最好的工具。可以说,在遇到bug时调试技巧和手段是否丰富是衡量一个程序员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参考。除此以外,gdb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分析程序的core dump文件。我个人很喜欢看破案和推理的电视节目。我觉得程序的core dump文件可以比作“犯罪现场”,而gdb就是公安人员用来在现场提取线索的工具。对gdb越熟悉,就越能从core dump文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也就越有助于我们定位到程序bug的“root cause”。

(七)DTrace/SystemTap
DTrace是由Sun的几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开发的,最开始只支持Solaris操作系统,现在FreeBSD和Mac OS X也都支持了。Linux上类似的工具有SystemTap,也有人把DTrace移植到Linux上,不过效果似乎并不好。简单地说,DTrace可以几乎不会在对整个系统有任何性能影响下,让你了解你的程序所发生的一切。这对分析程序的热点(“Hot spot”),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定位程序bug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时候,DTrace可能是你唯一的工具。举例来说,有个程序只发生在生产环境,而在实验室环境无法复现(当然,理论上任何bug都可以复现,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复现条件。)。你不可能在你怀疑的代码打上断点,然后用gdb去调试。这时你只能借助于DTrace,通过它去了解程序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当时的变量值是什么。此外,DTrace还可以帮你了解操作系统的kernel,这会满足很多geek的好奇心。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UNIX/Linux C 程序员需要掌握的“七种武器”,同时也很感谢你能耐心地读完这篇文章。如果这篇小文没有让你觉得浪费时间,而是对你有哪怕一点小小的帮助,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你有一些好的观点,也非常欢迎你能分享出来。谢谢!

Solaris搭建64位C语言开发环境

刚来公司时,公司的C程序还是32位的。后来我阅读了一些资料,觉得64位的程序才是真正的趋势,所以就开始尝试着开发64位的程序。这篇文章介绍如何在Solaris下搭建64位C语言开发环境,希望给需要的朋友一点帮助。

(1)gcc

Solaris的/usr/sfw/bin/gcc可以用来编译64位C程序,但是需要加-m64编译选项,否则默认编译出来的是32位程序。此外也可以从gcc的官网下载gcc源代码,自行编译安装,但是要注意编译出来的gcc需要是64位的。

(2)gdb

调试64位C程序需要64位的gdb,gdb的安装步骤如下(以7.6版本为例):

1)gunzip gdb-7.6.tar.gz
2)tar xvf gdb-7.6.tar
3)export CC=”/usr/sfw/bin/gcc -m64″
4)mkdir build_gdb
5)cd build_gdb
6)../gdb-7.6/configure –prefix=“/…/…(a folder path)”
7)make
8)make install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a)Solaris下的tar程序不支持”-z”选项,所以只能先调用gunzip,再调用tar,不能一步搞定:tar -xzf gdb-7.6.tar.gz。

b)目前gdb的最新版本是7.7,在Solaris下编译会有错误。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3)参考资料

个人认为Oracle的这本《Solaris 64-bit Developer’s Guide》,是在Solaris下开发64位C程序最好的资料。每一位C语言开发者都应该看一下,相信都能受益匪浅。

libumem使用和源码分析系列文章(二)

在使用libumem时,大家可能都有一点好奇,为什么系统会使用libumem封装的malloc,free这些内存管理函数去替换libc中的内存管理函数?其实答案就在malloc.c中的如下代码:

#ifdef __GLIBC__
static void __attribute__((constructor)) umem_malloc_init_hook(void)
{
	if (__malloc_hook != umem_malloc_hook) {
		umem_startup(NULL, 0, 0, NULL, NULL);
		__malloc_hook = umem_malloc_hook;
		__free_hook = umem_free_hook;
		__realloc_hook = umem_realloc_hook;
		__memalign_hook = umem_memalign_hook;
	}
}

void (*__malloc_initialize_hook)(void) = umem_malloc_init_hook;

#else
void __attribute__((constructor))
__malloc_umem_init (void)
{
	umem_startup(NULL, 0, 0, NULL, NULL);
}
#endif

针对上述代码,我们只需关注#ifdef __GLIBC__……#else这个部分,因为替换libc中的内存管理函数的魔法就在这个部分:

(1)__attribute__((constructor))

__attribute__是gcc的关键字,它允许用户声明一些属性。而constructor属性的含义则是被修饰的函数要在main()函数执行前执行。相对应地,还有一个destructor属性,则是在main()函数结束时执行。这对这个属性的讨论,大家可以参考stackoverflow上的一篇帖子

(2)__malloc_hook,__free_hook,__realloc_hook,__memalign_hook

这些其实是GNU C库提供的一些变量,程序通过修改这些变量,可以达到使用自己定义的malloc,free这些函数的目的。详细的解释可以参考:http://www.gnu.org/software/libc/manual/html_node/Hooks-for-Malloc.html

一个变量越界导致破坏堆栈的bug

前一段时间在商用系统上出现了core dump,原因是由于一个局部变量写越界导致堆栈被破坏了。在这里,我把这个bug分享一下,希望给需要的朋友一点帮助。简化的代码如下:

typedef struct
{
    ......
} A;

void func1(char *p)
{
    ......
}

void main(void)
{
    A a;
    A *p = &a;
    char b[10];

    ......
    /* 
     * 这个程序运行在SPARC处理器上, 而SPARC处理器的堆栈生长
     * 方向是从高地址向低地址生长的.
     * 这个函数里会把b这个数组写越界,导致p这个变量被破坏, 
     * 结果在下面访问p时,是一个无效的值,导致core dump.
     */
    func1(b);
    printf("%p\n", p);
    ......

    return;
}

通过分析这个bug,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1)SPARC处理器是当年SUN公司开发的一款RISC处理器,如果有朋友从事Solaris软件开发,应该还是会接触到的。我一直觉得作为底层软件工程师,还是应该对处理器结构(包括汇编语言)有尽可能多的了解,这样对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都会有很大帮助。比方说,在分析这个bug时,如果知道SPARC处理器的堆栈生长方向是从高地址向低地址生长的,就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变量定义在p后面的变量上,这样就有了分析问题的方向。在这里,我推荐一篇介绍SPARC处理器的文章(http://web.cecs.pdx.edu/~apt/cs577_2008/sparc_s.pdf),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2)当遇到堆栈上的变量被莫名其妙改变时,首先还是检查那些地址比被破坏变量地址低的变量。因为一般有可能引起内存越界的代码,像memcpy,都会破坏高地址的值。以这个bug为例。变量p在一开始就赋了值,以后对p都是读操作,没有写操作。现在p变成了一个无效的值,那么首先就应该怀疑访问定义在p后面的变量出了问题。

Chinaunix论坛“Linux/UNIX系统编程,系统程序员成长的基石?”话题讨论的回复

以下是我参与Chinaunix论坛关于“Linux/UNIX系统编程,系统程序员成长的基石?”(http://bbs.chinaunix.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18545&fromuid=28864581)话题讨论的回复,整理出来发到这里,给需要的人做个参考:

(1) 您在Linux/UNIX系统编程行业的经历及经验
我是2006年研究生一年级时开始接触Linux系统编程的,当时是因为我实习的公司用到Linux。后来自己在业余时间看了一些系统编程方面的书,还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网络协议。通过研究生这两年的经历,算是对Linux系统编程有了一个入门。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Linux/UNIX系统编程的相关工作,而是做手机MMI程序的开发。2010年来到现在这家公司,才又重新开始Linux/UNIX系统编程的工作,目前我主要在Solaris/Linux系统上从事通信网关和服务器程序的开发。通过这些年的经历,我觉得从事Linux/UNIX系统编程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获得很多计算机底层系统的知识。举几个例子来说:通常我们都使用gcc编译器编译程序,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编译选项的含义,因为有可能一个编译选项就会导致程序不按你的想法运行;程序不可能没有bug,也许我们需要gdb帮助我们详细了解程序的内存布局,去找到原因;有时程序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好好的,而在另一个上面就不行,此时我们可能又要去了解处理器结构和汇编语言。总之,作为一个底层软件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计算机最底层最核心的技术,这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 Linux/UNIX系统编程职业生涯的发展探讨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前端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底层技术似乎现在的关注度并不高。我个人觉得Linux/UNIX系统编程知识是程序员的重要基础,无论你从事什么方面的开发,了解系统编程知识和原理,对你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Linux/UNIX系统编程也永远不会被淘汰。所以,我们这些Linux/UNIX系统编程工程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3)对于新入门的Linux/UNIX系统编程人员来说,您有什么话对他们说?
我并不是一个资深的工程师,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希望给大家一点启示吧: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现在是个浮躁的社会,所以要尽量着让自己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学习技术。
第二就是多实践,经典的技术书籍很多,可是光是阅读,效果并不好。要试着自己写一些代码,这样会加深印象。
第三就是多读好的开源代码。现在github上有很多的优秀代码值得我们学习。拿著名的NoSQL数据库Redis来说,看完Redis的main函数,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如何创建一个deamon进程了,此外我们也会从中学到如何写个好的高并发服务器程序,如何访问文件系统等等。

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吧。

libumem使用和源码分析系列文章(一)

libumem是2001年由SUN的工程师Jeff Bonwick和Jonathan Adams开发的一个对应用程序进行内存管理的动态链接库。简单地讲,libumem通过提供一组替换C标准库的内存分配函数(malloc,free,realloc等等),从而可以使用户更容易发现和解决关于内存管理的bug。从Solaris 9(Update 3)开始,libumem作为Solaris操作系统的一个标准库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现在libumem已经被移植到其它的平台上,这个网站(https://labs.omniti.com/labs/portableumem)不仅介绍了关于libumem的移植,并且还提供了源代码。从今天起,我打算写一组系列文章,通过对libumem的源代码分析,介绍如何使用libumem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介绍一下如何使用libumem。这里有两个方法:
(1)通过使用LD_PRELOAD环境变量:
LD_PRELOAD=libumem.so;export LD_PRELOAD
这样就使用户程序使用的是libumem中提供的内存管理函数,而不是C标准库的函数。关于LD_PRELOAD,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stackoverflow上的这篇帖子: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26230/what-is-the-ld-preload-trick
(2)在链接程序时加上 -lumem选项。

当应用程序运行后,我们可通过以下简单的Dtrace脚本去检查程序是否使用的是libumem:

#!/usr/sbin/dtrace -qs

pid$1::malloc:entry
{
    trace(probemod);
}

这个脚本会输出使用哪个模块的malloc函数,如果输出的模块名是类似于“libumem.so.1”,那么就证明程序已经使用libumem了,否则就需要检查一下,看看问题在哪里。

unixODBC使用经验分享

unixODBC(http://www.unixodbc.org)和iODBC(http://www.iodbc.org)是UNIX系统上两个开源的ODBC实现。关于二者的比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stackoverflow上的这篇帖子。我没有用过iODBC,所以不好评论孰优孰劣。但是从stackoverflow上关于两个项目的标签统计来看,应该是unixODBC用的更广泛一些。在距离上一版本发布两年以后,今年10月,unixODBC发布了2.3.2版本,基本上就是修正了一些bugs(其中有3个bug是我发现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没有新的feature引入。我从2011年开始在项目中使用unixODBC,2012年中旬项目正式上线,到现在已经运行了1年半时间。总的来说unixODBC还是很稳定的,基本连个错误都没有。在这篇文章中,我把我使用unixODBC的一点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给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

(1)源码,编译和安装
在unixODBC的网站上提供了最新版本的源码下载,如果想下载之前的发布版本,可以访问这个网站:ftp://ftp.unixodbc.org/pub/unixODBC/。个人感觉,unixODBC的代码风格还是很清晰的,前后也比较一致(unixODBC里面也包含了一些其它开源的代码,像libltdl,而这些开源代码的风格和unixODBC的风格是不一致的)。只是有些函数有些太长了(像SQLConnect函数就有600多行),似乎不符合KISS(Keep It Small and Simple)原则。
编译unixODBC很简单: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我的很多同事都说在Solaris环境下编译源代码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编译unixODBC却总是一气呵成,连个错误都没有。
此外,由于默认编译unixODBC是优化的,所以我在实验室里使用时一般都是禁止优化的(./configure CFLAGS=’-g -O0 ‘),这样debug时也比较方便,不会出现代码和函数对不上的问题。只有到了生产环境,才把优化打开。

(2)使用连接池
从2.0.0版本起,uinixODBC引入了连接池。unixODBC的项目负责人Nick Gorham在这篇文章里详细介绍了连接池。引入连接池,可以使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更高效。下面我就对连接池的原理做个分析:
首先,uinixODBC引入两个全局变量:

/*
 * connection pooling stuff
 */

CPOOL *pool_head = NULL;
int pooling_enabled = 0;

其中pool_head指向连接池链表的首节点,而pooling_enabled则表示是否使用连接池。
其次,在SQLDisconnect函数中,可以看到:

/*
 * is it a pooled connection, or can it go back 
 */

if ( connection -> pooled_connection )
{
    __clean_stmt_from_dbc( connection );
    __clean_desc_from_dbc( connection );

    return_to_pool( connection );

    ......

    return function_return( SQL_HANDLE_DBC, connection, SQL_SUCCESS );
}
else if ( pooling_enabled && connection -> pooling_timeout > 0 ) 
{
    __clean_stmt_from_dbc( connection );
    __clean_desc_from_dbc( connection );

    return_to_pool( connection );

    ......

    return function_return( SQL_HANDLE_DBC, connection, SQL_SUCCESS );
}

如果使用了连接池的话,当断开连接时,连接是回到了连接池里,也就是return_to_pool这个函数。
最后,在SQLConnect函数中,可以看到:

if ( pooling_enabled && search_for_pool( connection, 
                                            server_name, name_length1,
                                            user_name, name_length2,
                                            authentication, name_length3,
                                            NULL, 0 ))
{
    ret_from_connect = SQL_SUCCESS;

    .....

    connection -> state = STATE_C4;

    return function_return( SQL_HANDLE_DBC, connection, ret_from_connect );
}

如果连接数据库时可以在连接池中找到可用的连接(search_for_pool),函数就直接返回,不用再做连接的操作了。

(3)在日志中打印线程
unixODBC的日志输出是通过dm_log_write函数:

if ( !log_info.program_name )
{
    uo_fprintf( fp, "[ODBC][%s]%s[%s][%d]%s\n", __get_pid((SQLCHAR*) tmp ), 
            tstamp_str,
            function_name, line, message );
}
else
{
    uo_fprintf( fp, "[%s][%s]%s[%s][%d]%s\n", log_info.program_name,
        __get_pid((SQLCHAR*) tmp ), 
        tstamp_str,
        function_name, line, message );
}

可以看到,日志输出包含进程名,时间戳,函数名,行号,和消息。但是现在的程序基本是多线程的,所以当有多个线程同时访问数据库时,从日志就很难区分开哪个线程到底做了什么,因此通常我会在日志中增加对线程的打印。因为我们的程序运行在Solaris系统,而在Solaris上,pthread_t类型是个整数,标示当前的线程号,所以下面的改动就可以增加对线程号的输出:

if ( !log_info.program_name )
{
    uo_fprintf( fp, "[ODBC][%s][%d]%s[%s][%d]%s\n", __get_pid((SQLCHAR*) tmp ), pthread_self(),
            tstamp_str,
            function_name, line, message );
}
else
{
    uo_fprintf( fp, "[%s][%s][%d]%s[%s][%d]%s\n", log_info.program_name,
        __get_pid((SQLCHAR*) tmp ), 
        pthread_self(),
        tstamp_str,
        function_name, line, message );
}

由于pthread_t类型在不同的系统定义不一样,所以如果同一份unixODBC代码需要运行在不同系统上,就需要实现定制化:

#ifdef __linux__
......
#endif

#ifdef __sun
......
#endif

关于pthread_t的打印,可以参考stackoverflow上的这篇帖子
以上就是我使用unixODBC的一点经验分享,希望能给需要的朋友一点帮助。如果大家有其它好的经验,也希望能分享出来。